关于调子:这首歌原调是F大调,适合女生唱,用C大调版本夹第5品。当然,专业歌手音域通常比常人高,所以唱不了这么高音的童鞋其实少夹几品也是完全可以的。
沈以诚的调是A大调,适合男声唱,用G大调版本夹第2品,同样可以根据情况少夹1品或不夹。
和弦分析:这首歌使用了大量的251离调进行,可以发现谱子里有许多 Dm7→G7→C 的和弦连接,Dm7和G7分别是C大调的二级和五级和弦,而谱子是以G大调来编的,加入这两个和弦可以营造出向C大调偏离的倾向,让和声效果更丰富。其中二级的Dm7有时候也可以不加入哦,比如在简单版的谱子里我就把这个和弦去掉了。
副歌的第一个和弦是Em,可以理解为临时转成了E小调,因此它的前一个和弦是它的五级属七和弦B7,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没有用到G大调的三级和弦Bm呢。但是G大调和E小调本就是关系大小调,构成音都一样,因此相互转调听起来也还是像在一个调内。
C段的最后一句B7前面加入了#Fm7-5,它是E小调的二级和弦,#Fm7-5→B7→Em 构成了完整的251进行。
节奏型:这首歌节奏型的一个特点是使用了许多切分,可以理解为某些重音位置发生了改变,不落在正拍,而是在反拍上,换和弦的位置也是在改变后的重拍上,如下图,红线后面的上扫就是重拍,也是换和弦的位置:
沈以诚版的扫弦节奏型也加入了较多上述的切分,在此基础上第二拍还加入了附点,也就是第2拍的第一个下扫占3/4拍,最后一个上扫占1/4拍。听起来感觉有点抽象,实际弹的时候有一个简单的方法,就是按照上面慢动作示范的节奏型,第2拍的第二个下扫不要扫出声来,只做空扫动作就可以了。
分解和弦没有加入附点。
这两个都是4拍的节奏型,2拍的时候按常规的来弹就可以了。
弹奏技巧:还有不少童鞋问到视频里的无定向滑弦是怎么做出来的,其实方法并不难,就是用其中一个手指(我的着力点是中指)滑低音弦,第六或第五或两根一起也无所谓,从高把位任意一品滑到低把位任意一品,制造一个呼啸而过的音效,很适合加在两段乐句的过渡位置,也是我很喜欢用的一个技巧哦。